痛经的解决方法
2016-11-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痛经的解决方法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是特有的生理现象。健康女性平均一生会有次月经,按照每次5天来算,她们一生中有五年半的时间是在生理期度过的,但在这些日子里,超过八成的女性会受到痛经的困扰。下面就来看看中医如何调理痛经吧。
什么是痛经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痛经的辨证论治
本病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小腹疼痛作为辨证要点,根据其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喜按或拒按等不同情况,明辨其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一般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经期,多属虚。痛胀俱甚、拒按,多属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
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甚多为热。痛甚于胀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痛连腰际病多在肾。其治疗大法以通调气血为主。
一、肝肾亏虚型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疗法则: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方药举例:调肝汤
针灸推拿处方:督脉、肾俞、命门、肝俞、太溪、照海、涌泉等。
二、气血虚弱型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方药举例:黄芪建中汤
针灸推拿处方:督脉、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三阴交等。
三、气滞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举例:膈下逐瘀汤。
针灸推拿处方:合谷、章门、期门、肝俞、膈俞、血海。三阴交、太冲等。
四、寒凝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疗法则: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举例:温经汤。
针灸推拿处方:合谷、水道、地机、督脉、肾俞、命门、血海、三阴交等。
五、湿热蕴结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疗法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举例:清热调血汤
针灸推拿处方:胃俞、脾俞、肝俞、丰隆、行间、太冲、期门等。
治疗痛经亦可选用穴位注射疗法,效果明显。
药物可选择复方当归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
穴位选择可用上髎、次髎、足三里、气海、关元、血海、关元俞、命门等,每次酌情选用2—4个穴位注射。
柳河县孤山子镇西街药店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按摩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理疗等方式诊疗伤科(颈肩腰腿痛、扭伤挫伤等)、内科(头痛、感冒、咳嗽、胃痛、消化不良等)、妇科(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等)、儿科(小儿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