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的饮食,穴位调理法

2016-9-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女性痛经的饮食、穴位调理法点击标题下方蓝字“水薇薇”快速

女人有时愿意下辈子选择做男人,特别是“老朋友”如期而至的那几天,不同程度的痛经让女人变得娇弱、使人怜惜。有些事只有靠女人自己,推拿、调养、滋补,勤劳的女人才能阔别痛楚。

月经可谓是女性的“老朋友”了。一个女性的一生平均会有次月经。如果以每次经期延续5天来估算,则将有67个月(也就是5年半以上的时间)是处在生理期间。

但是伴随生理期而来的经痛,却也是困扰女性最多的“副”作用。痛经虽不能致命,可其带来的痛苦,女性却是深有体会的。

英国一家医学权威机构调查得出,全球8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牛津大学妇科专家肯尼迪博士在英国科学成绩学会会议上说:“2/3妇女患上痛经,3/4病发后没法工作。”

有很多女性乃至毛病地认为,痛经是月经周期的自然部份。

总结前人的经验,一般认为痛经多由情志不调(恼怒、抑郁等)、经期受寒、湿热下注、气血衰弱、肝肾亏虚等缘由引发。

虽然我们可以尽可能阔别这些疼痛的导火线,但有时候确切会有疏漏。一旦产生疼痛,除依赖止痛药,我们能否做些甚么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呢?

掌握28天小规律,搞定“大姨妈”

1、在月经前3-7天,每夜睡前仰卧,用双手掌根自脐部往下部由轻而重,下推下,约5分钟,然后用掌根在腹部顺时针地环摩腹部5-10次。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肚在脐周反复旋转推拿3-5分钟,最好产生温热感。

2、从大腿内侧、脚踝骨内侧到脚骨的沿线,用手的根部及手指的指腹推拿,能消除下腹部的紧张。用拇指按压在尾骶骨上方,找出感觉舒服的地方,重点性地按揉该处3-5分钟。

3、背后推拿,自己不方便操作,可以找家人帮助。俯卧趴在床上,体位要舒适自然。推拿者用手掌或掌根从自上而下,从颈根部位推至臀部,反复进行屡次。

4、然后用手掌或掌根揉摩腰骶部3-5分钟。用按压法在8髎(可用拇指在骶骨部位按压,找出最舒适点)、肾俞、命门、脾俞、肝俞、腰眼等穴位处进行揉按,每穴1分钟左右,以局部出现酸胀感或有向下反射感为好。

5、用全部手掌紧贴腰骶部,以指尖垂直于脊柱的方向来回快速磨擦2-3分钟,使局部出现灼热感。最后再用自上而下的推法操作几次结束。

以上方法要求经前1周开始使用,逐日1次,直到月经来为止。另外,平日有空闲时间便可以进行,最关键的是要锲而不舍。要有信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健康。

中医认为,月经病与肾、脾、肝、气血、子宫等都相干,而且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可以痛感来分类: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加重属热,喜按喜揉者属虚,越按越痛者属实。

痛经者平时应忌食生冷和酸辣食品,以平淡易消化食品为佳。

推荐几个医治痛经的小方子。如果痛经严重,医院进行专业诊疗:

(1)气虚血弱型

平时体质较虚,面色发白或发黄,缺少光泽,常有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感。常在经期中或结束后感觉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揉按以后有所减缓。有的伴随月经量少,色彩较淡。

?推荐药膳:黑豆蛋酒汤

?材料: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毫升。

?制法:将黑豆与鸡蛋加水同煮便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

适用于妇女气血衰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2)肝肾亏损型

经常有腰膝酸软感,或头晕耳鸣,或潮热,眼眶昏暗,经后明显。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色淡黯量少。

?推荐药膳:川芎丹参煲鸡蛋

?材料: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2个。

?制法:上药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3)寒凝血淤型

一般有受寒史,常表现为小腹冷痛,热敷或饮热水后疼痛减缓。经量少,经色黯黑,有血块,脸色发青发白,怕冷,腹泻。

?推荐药膳:姜艾薏仁粥

?材料: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制法: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呆滞型痛经。

(4)气滞血淤型

一般是由于不良情绪引发的。比如常常生气、恼怒,遇事爱钻牛角尖、想不开,动不动就愁闷。这类类型的人平时经气就有失通畅或经期情绪波动较大,暂时影响了经气,经气不通则血液运行受阻而瘀滞。

常表现为小腹胀痛或刺痛,按揉腹部疼痛反而加重,有时伴随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行不顺畅、量少,经色紫黯,血块较多,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有膜样物排出后疼痛减缓。

?推荐药膳:益母草煮鸡蛋

?材料:益母草30克,鸡蛋2个。

?制法:两种材料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经前疼痛不用愁

痛经最早记载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

建议女性朋友在经期前按压以下这些穴位来调理身体。

经前开四关

4关,指双手虎口处的合谷穴和双脚对应位置处的太冲穴。这四个位置是人体气机通畅的关键位置,按之有助舒畅心情、舒缓抑郁或发怒的情绪,从而调畅气血,减缓经期疼痛。

在足背面,从第一、2脚指中间向后轻轻按压,能摸到明显的骨间隙所造成的凹陷,就是太冲穴。

将手掌伸直,拇食指分开,在第二掌骨的中点边沿处取合谷穴。将另外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沿第二掌骨中点骨边用力按下,延续1分钟,此时会感觉到明显的酸胀或酸痛感,乃至会向手指或手腕部放散。

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第一次找血海穴时,可以找朋友帮忙,坐下屈膝,另外一个人以对侧手掌按住你的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地方点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先找到内踝尖,沿内踝尖向上推按,可以摸到胫骨的后缘,这里就是足太阴脾经在小腿部的循行线。内踝尖向上约一掌(4指并拢为一掌)处为三阴交穴。

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常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品,如豆类等。另外,必须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减缓经痛。

专家发现,服用富含钙质物资的女性,较未服用者不容易产生经痛。镁也很重要,由于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无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推荐美食:烧丝瓜

?材料:丝瓜克,水发香菇50克,姜汁适当。

?制法:先将水发香菇去蒂洗净,丝瓜去皮洗净切片。锅烧热,加入生油,用姜汁烹,再加瓜片、香菇、料酒、精盐、味精,煮沸至香菇、丝瓜入味,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麻油,调匀即成。

?功效:益气血,通经络。

经后养血这样做

经后养血点按以下穴位:

在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的中点处,拇指指尖立起,用力掐按,使酸胀感向足跟部放散,一次点按3-5分钟。

取足三里时先要找到它上面的犊鼻,当我们屈膝时,髌骨与髌骨下方的韧带(髌韧带)外侧凹陷内就是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约一掌,旁开胫骨前缘1横中指宽,即为足三里穴。用力点按此穴,点按1分钟后可略放松,改点为揉,1分钟后再施点法,如此反复3-5次。

推荐美食:山查泥

?材料:鲜山查0克,红糖克。

?制法:将山查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当水,文火熬煮至山查烂熟,加入红糖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便可。

山查疗合适血淤型痛经患者,此类患者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产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步减轻或消失,且经血色彩暗,伴随血块。

患者从经前3-5天开始服用本方,逐日早晚各食山查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便可见效。中医认为山查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

生活常识防痛经

(1)积极进行妇科疾病的诊治,尽早发现和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

(2)上述医治方法贵在坚持,锲而不舍才能真正起到防病、保健、治病的作用。

(3)注意并讲求经期卫生。月经垫宜用质地柔软、吸水性能好的消毒棉垫,应以勤换为原则。经期必须保持外阴清洁,洗澡只能淋浴不可盆浴,以防脏水进入阴道。

(4)注意饮食均衡。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宜食平淡易消化食品,不宜吃得过饱,特别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以避免引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容易消化和刺激性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

(5)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突然或过强的冷刺激有可能使子宫及盆腔内血管挛缩而引发痛经或月经骤停。另外,经期身体抵抗力下降,受凉后更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经期必须注意保暖,尤其是下半身的保暖更为重要。应避免用冷水洗头、洗澡、洗脚或淋雨、涉水,也不可坐泥地、砖地或水泥地。

(6)保持心情舒畅。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都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理功能,从而引发月经失常或加重经期反应。脾气急躁者,更需注意克制,否则过于激动,很有可能使月经减少或突然停止。

(7)生活作息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中药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89.com/tjcs/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