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治痛经抑郁肥胖等问题,马纯阳改造

2022-8-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玉秋子因庸医误治,左眼失明,所以绝意仕途,专心中医,其后熟读经典,勤思苦练,最终终成一代大家,遗留下来的一本《四圣心源》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现在很多人学中医都是从四圣心源入手,有的时候还是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的。

早年,笔者也是醉心研究各家学说,其中四圣心源是为数不多的被我手抄的书籍,所以这本书对我的启迪不可谓不多,在总结整本书的中心思想之后,在日后的临床中实践,结合自己的跟师学习,经典学习,总结出来了一个庆余阁治疗疾病的黔驴技穷法,何谓也?就是当我们看到疾病无从下手的时候,或者是自己完全没有见过的疾病,那么我们就用这个法,这个法又有一个别名,叫做桂枝法。

桂枝法其实是来自四圣心源的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在四圣心源之中,几乎所有的妇科疾病都是从桂枝汤加减变化来治疗的,这个方的组成一般是这样的:

桂枝白术茯苓泽泻白芍何首乌阿胶干姜甘草

这几味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妇科疾病的调经,治疗经痛等问题上都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十年前,我治疗妇科疾病还是喜欢用经方之中的温经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基本不用温经汤了,改用桂枝法之后变化多端,疗效每次都出乎自己的意料。

比如,最近一个患者,也不知道哪里知道的我,直接在叮当上填写了问诊单,最主要的主诉就是:月经病,经期量少,约三天左右,痛经严重,心情抑郁,还想减肥。(批注:减肥的意愿实在太强烈了,开完了药还不断的向我确认是不是开了减肥的药物)。因为患者本身四肢经常冰凉,舌苔也是猪肝色,还有很明显的淤痕,容易早醒。

一看患者就是那种没怎么看过中医的“傻白甜”,没看过中医的“傻白甜”因为没有被各种药物影响气血运行的气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好治疗的,能够在短期内见效。但是这类患者如果不注意,在前期治疗好了之后,不注意,或者没有完全治愈就停药,当疾病再次发作的时候,再用类似的方法就会效果消失。这里既有辩证的问题,也有环境的因素,或者说有的患者的疾病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治愈。

根据患者的情况,其实就是比较典型的肝气郁滞而已,所以我们给出的方剂是:

桂枝10茯苓20白术15陈皮30柴胡6枳壳9白芍10丹皮10丹参15炙甘草10巴戟天9

这个方剂是桂枝法的变法,用四逆散加减放入桂枝法之中,作为治疗肝气瘀滞的方法,往往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患者吃药之后,发现没有什么变化,通常情况之下,吃了七天的药物没有什么变化,患者都会自动的不吃了,我平时因为忙,也懒得管,所以都是任由患者自生自灭。

在使用桂枝法的时候,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一般用桂枝法在半个月之内,不会让患者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在这个期间的吃药,一般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患者的一身气血回复运转,是先将患者的身体通达一下。有的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玄冥反应,但是大多数的患者不会有太多的感觉。不过,专业人士还是可以辨别出其中的变化的,比如看一下舌苔。然后,第二次复诊的时候,舌苔看了一下,完全变了,从原来的猪肝色变成了淡红色,这个变化就已经足以证明有效了。

所以患者虽然说没有明显感觉,但是医生心里知道,此药肯定有效。所以第二次看病的时候,就换了一个思路了,由原来的桂枝法变法,改成了桂枝补肾法,所以第二次处方:

桂枝10茯苓20白术15菟丝子30柴胡3何首乌6干姜10丹皮10丹参15炙甘草10巴戟天9

患者看这个方估计也没认真看,就觉得是跟上次一样的方,但是实际上已经完全变了,只是加减了几味药,其中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方还是7天的量,吃完七天之后,刚好月经来了,患者原来的痛经,抑郁一扫而光,所以后面再给患者开方的时候,就在第二次方的基础上稍微加减一下,继续吃。

这个桂枝法,是我在临床上使用了十多年,摸索出来的方法,变化多端,有的时候一味药的加减,疗效和思路就完全的不一样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死板,在经过不断的实践之后,变化产生了桂枝补肾法,桂枝解郁法,桂枝解表法等方法之后,临床运用就更加灵活了。

不过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上,以上两个方案加减治疗,基本能够解决80%左右的问题,也是用的最多的,最好的一个方法。

不过患者服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因为短期内是不会有明显的效果的,需要长期服药。体寒的患者用此法,效果尤著。

如懂得中医辨证论治的,可以自行抓药煎煮。如果想快速获效,可填写问诊单:

如果想学习如何根据运气条件开方,可以参加我们的经方运气培训班,用五运六气知识指导经方运用,效果更明显,操作更加简单(课程包含了本文所提桂枝法在内的50多常见法),只需扫码购买,即可获得马纯阳辩证系统教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89.com/tjzz/850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