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艾灸哪个位置图,艾灸痛经的方法图解

2021-9-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痛经艾灸哪个位置图,艾灸痛经的方法图解(杨泽计艾灸贴)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除,艾灸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子宫内膜炎,腰痛等症,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

取俯卧位,在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户食指比一横指处取穴。艾灸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腰痛等症,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的功效。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艾灸该穴位主治彭抢眼,月经不调,痛经,腰痛虚劳,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具有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强身健体的功效。

正坐屈膝成直角,找到足内踝尖,向上取3寸作为X轴,与胫骨内侧后缘作为Y轴,两轴线相交处即为三阴交穴。

艾灸该穴位主治痛经,腹胀,腹痛,便溏,肠鸣等,具有通经活络,滋阴补肾,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健脾利湿的功效。

痛经艾灸哪些穴位

痛经艾灸哪里图

艾灸治疗痛经的方法,取中极穴(脐上一寸)和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时可以采用仰卧姿势,用3毫米左右的姜片置于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绒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施灸,如果感觉温度过高可以稍移动一下位置,以免烫伤皮肤,而三阴交则可采用悬灸方法施灸,在月经开始的前几天开始,月经停止后在灸数日,每个穴位灸20至30分钟。

女友痛经用艾灸贴,艾灸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兮古艾灸贴使用艾灸的正确方法:

将艾灸揭开,把蕲艾精油均匀抹在贴敷面层上,然后贴敷在相应穴位上,轻压周边脚部贴实,5-10分钟开始起效,6-8小时候去下。

兮古艾灸贴的正确方法可以贴在一下部位:

颈椎贴敷;肩背部贴敷;肘关节贴敷;股骨头部位贴敷;腰椎贴敷;髋部贴敷;暖宫贴敷;膝关节贴敷;足三里贴敷;涌泉穴贴敷;脚腕贴敷。

视你女友的情况,兮古艾灸贴的正确方法是暖宫贴敷。示意如下

艾灸之后痛经更厉害了是怎么回事

因为艾灸做为一种中医治病养生的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寻病、治病、养生的过程。

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发现潜在的疾病。

当艾灸激发了人体的正气后,人体就有力气和身体潜在的疾病做斗争,这时体内的正邪之气在斗争,需要一个出口把邪气排出去,就会有症状反应。

比如艾灸后拉肚子了,原本不痛经的艾灸后反而痛经了,原来好好的艾灸后咳嗽了……

这些看起来是生病的现象,其实是人体正气在和邪气做斗争,赶走邪气的表现。

这种状况出现,不要惊慌,只要坚持艾灸,过段时间就会自然好转。

艾灸治痛经

痛经艾灸哪个位置?

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除,艾灸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子宫内膜炎,腰痛等症,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

取俯卧位,在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户食指比一横指处取穴。艾灸该穴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腰痛等症,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的功效。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采用仰卧的姿势,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艾灸该穴位主治彭抢眼,月经不调,痛经,腰痛虚劳,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具有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强身健体的功效。

正坐屈膝成直角,找到足内踝尖,向上取3寸作为X轴,与胫骨内侧后缘作为Y轴,两轴线相交处即为三阴交穴。

艾灸该穴位主治痛经,腹胀,腹痛,便溏,肠鸣等,具有通经活络,滋阴补肾,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健脾利湿的功效。

杨泽计老师

您的支持,是分享的最大动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89.com/tjyw/848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