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的女性会痛经,然而很多人都只能默默
2021-4-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大家好,我是当归医生。前几天有一位女性因为痛经来看诊,当我提及中药治疗的时候,她明显有些犹豫。细问了一下才知道,因为痛经,她已经找过很多医生了。中药断断续续吃了很多年,听朋友介绍说哪里有好医生,就会去看。可这么多年下来,也没有一点儿好转。一旦来月经,还是需要吃止痛药。病没好,每个月都得受一轮罪,日复一日的找医生看诊,但是却没有丝毫进展。被这种绝望折腾了十几年,早就已经身心俱疲。西悉尼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全世界大概有71%的25岁以下女性都受痛经困扰,大部分都在默默忍着。很多对中医有了解的人可能会说,痛经不就是因为宫寒吗?确实是,但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今天就来详细跟大家说说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提到痛经,很多西医就站出来,说痛经是个伪概念。因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宫寒的存在。而痛经上西医的理解是跟前列腺素有关。女性子宫的最内层是内膜层,卵巢一开始排卵,子宫内膜就开始增厚给可能出现的受精卵一个温暖的着床条件。而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的细胞就会分泌一种叫做前列腺素的物质,前列腺素刺激子宫平滑肌,让肌肉开始收缩。于是子宫不断被挤压、收缩,把这层不被需要的子宫内膜排出体外,形成月经。如果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过度收缩,就会造成肌肉痉挛。还会让胃肠道黏膜受刺激,让人恶心、想吐、腹泻。这就形成了痛经。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西医是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中医讲究“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我们身体之所以能正常运转,是因为我们有阳气,也就是能量。而我们身体就像是一位勤俭持家的母亲,钱是能省则省,能量也是,坚决不浪费。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感受不到自己的身体在运转的。比如,心跳每分钟80下左右,可是我们感觉不到。每天我们呼吸多次,可是我们感觉不到。我们更感觉不到胃肠的蠕动,血液的流动等等。身体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下,参与局部运转的能量充足,是不会让我们有感觉或者不适的。而疼痛,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信号,是前线发回的紧急军情,收到信号,大本营就会做出行动,增派士兵前去支援。也就是说,如果正常的子宫收缩就能把子宫内膜排干净,是不会痛经的;一旦有疼痛,说明参与局部正常运转的能量已经不足了。而这个能量不足的状态,就是寒;疼痛越剧烈,说明情况越紧急,能量缺乏越厉害。举个几个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早晨你叫孩子动作快点儿,上学别迟到。是不是眼看着时间快到了,孩子还在磨蹭,你喊的声音也就越来越频繁,嗓门也就越来越高了?不光是疼痛,咱们身体还有不少其他的信号,比如冷,麻、酸、胀、木,痒等,不同的信号代表了不同的问题,但是一定会带来同一个后果,就是身体抽调能量前来支援。有很多姑娘是第一天疼,或者第二天疼,并不是每天都疼。有这种情况的姑娘注意观察一下,一旦排出来子宫内膜碎片,就不会疼痛了。就是因为原本运转的能量不足以把内膜排出,所以发出了疼痛这个信号,排出之后,能量足够了就不会疼痛了。很多人误解中医说的寒,就是温度低。我在临床上遇到很多姑娘,我判断她有宫寒的情况,她就会说,我肚子不凉啊。温度低是一方面。比如有痛经的情况的姑娘,可以摸摸自己的小腹,相比较身体其他地方,绝对都是偏凉的。即使现在摸着还好,等到经期你再试试,一定是凉的。中医上所说的寒,除了温度,更多的是能量不足,机能沉衰。下降的,缓慢的,停滞的都叫做寒。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医经典《伤寒论》讲的实际上就是能量不足,机能沉衰所导致的问题,而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这是一本讲治疗感冒的书籍。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体会下,为啥很多人痛经,但是生孩子之后缓解了?我见过不少案例,都是痛经的时候长辈就说,结婚了就好了生孩子就好了。确实是有些人好了。怎么好的呢?大家想想,孩子是在哪儿孕育的?子宫啊。孩子是一个种子,一个种子想要生长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是不是需要土壤肥沃,水肥充足,光照适合?一个受精卵的重量,据研究是0.克左右,而一个孩子生下来,怎么也得是5、6斤这中间消耗了多少能量?而这个能量是谁提供的?是母亲。是母亲的身体抽调大量的气血到了子宫,把能量输送给了孩子。而大量能量抽调过来,是不是子宫的气血水平相对就高了很多?那么寒的状态,也就大大减轻。所以很多人确实是生完孩子之后不痛经了。包括很多人感觉生完孩子体质好像也好了很多。而且孕期的时候,母亲们都会比较注意饮食,外环境,不怎么吃寒凉,选择营养比较丰富的食品,同时注意避风避寒,各种小心翼翼,也帮助了体质的进步。可是也有很多人是生完孩子之后开始痛经,体质也开始偏差。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其实就牵扯到一个动态看问题的角度。比如我们看一个人的唇色,从红色开始慢慢变粉红,再到发白,这是一个身体逐渐变差的过程,就会推断这人很容易有一个特别嗜睡到怎么也睡不着的阶段。如果治疗的过程中,从发白开始慢慢变粉,那就知道这肯定是身体在恢复了。我们现在明确孕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消耗了大量能量之后开始变差,那说明之前也不是很好。生完孩子体质变差的姑娘可以回头想想,自己怀孕之前也容易有月经不调,手脚凉等情况。只是可能勉强是一个相对不算太差的状态。就像是考试成绩,总是在及格线附近游走,而遇到孕期消耗多了,就像是考试遇到一道大题不会做,一下子就不及格了。但是不管是生完孩子不痛经了,还是开始痛经了,都说明原本的身体就是偏差的。偏差的状态,孕育出来的孩子,是不是也是偏差?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生下来鼻梁青筋,后背屁股发青,湿疹,黄疸荨麻疹等等,就是这个原因。我也经常劝备孕的姑娘,别着急,等几个月,身体恢复了再怀孕。一个舒服的孕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幸运。
“宫寒”是一定要引起准妈妈们的重视,要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急功近利只会得不偿失。
那究竟要如何恢复呢?首先从能量水平入手,《黄帝内经》讲“谷入于胃,脉道乃通,血气乃行“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吃了东西,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才有能量,才能够通脉道行气血。所以恢复脾胃,就是我们帮助增加能量水平的方式。而脾胃位于我们身体的中焦(横膈膜以下到肚脐这一部分),所以在《伤寒论》里面有两个非常有名的方剂,就是以此命名,分别是理中汤,和建中汤。脾胃的功能,更具象的理解,就是我们把吃进来的东西,进行发酵,对食物进行分解,从而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排掉其中的垃圾。而这个发酵的功能,在微观的层面,就是我们的肠道菌群实现的。如果我们的肠道菌群失调,就是中医上说的脾胃功能弱了。如果是各种菌群都有,但是数量有些不足,那我们用什么方剂呢?理中汤。调理,治理的意思。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建中,建设中焦,建设是一个从零到一个的过程,比如我们说建设新中国是从无到有。所以如果肠道菌群的种类不够,甚至有很多是没有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建中汤,常用的就是小建中汤。能量水平恢复,就说明大本营人手充足,永远有兵力可抽调。具体到前线呢?宫寒的情况,怎么处理?伤寒论中讲,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当归四逆帮助破寒,同时增加局部的气血水平,而吴茱萸这一味药,可以帮助增加我们小腹的温度。小腹的温度增加,我们分解发酵食物的能力也就上升,同时子宫就在我们的小腹,小腹一暖,子宫就像是靠在了暖气片旁边,自然也就暖起来,不再容易出现痛经的情况。日常我们能做什么呢?1.艾灸艾灸关元穴。就在肚脐下四横指,帮助暖小腹,祛宫寒。古代的艾灸是直接在身上放黄豆粒大小的艾绒来烧,而咱们现代人基本上都受不了这个苦。所以就可以考虑用手持艾灸条,或者随身灸。不要问一天什么时候艾灸最好。你能做艾灸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时间。先能做是最重要的。艾灸时间建议在一个小时以上,并且注意艾灸前后多喝水。2.泡脚天气越来越冷,很多姑娘已经手脚冰凉了。晚上泡泡脚,帮助散散一天的寒气,同时还能睡得更好。而脚上有个穴位叫做“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穴位,是井穴,是气血所出从而流通全身的地方,这个地方一旦受凉,寒气就从脚底进入人体,很容易伤及到五脏。所以有句话说“寒从脚下生”妈妈总让你穿着长袜子,还要把秋裤塞进袜子里是很有道理的,要听妈妈的话。有很多妹子可能说,自己也是痛经严重,不过有检查出来的实质性问题,比如子宫腺肌症等这种肯定相对来说就更难治疗一些,但是思路从大方向上来说是一致的。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中医公开课#
天气一冷,孩子很容易感冒
感冒好了,咳嗽却一直没停
心里急的不行
又不敢给孩子乱吃药
扫码听茯苓医生教你轻松解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