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临床应用指南
2022-5-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点击上方音频眩晕可聆听
痛经的病因病机痛经是以妇女在行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小腹或腰骶疼痛,甚则难以忍受,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又称为“经行腹痛”,本病较多见于青年女性。
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继发性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颈狭窄及阻塞、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以上疾病出现痛经症状者,皆可参考治疗。
本病的发生与肝、肾二脏,冲、任二脉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因经期感寒饮冷,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或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受阻。寒湿或瘀血阻滞于胞宫,不通则痛。或因素体虚弱,禀赋不足,或多产房劳,以致精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荣則痛。
针方:关元三阴交地机
01
关元穴部位:仰卧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下腹部前正中线直下4横指处即为此穴。02
三阴交穴部位: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示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03
地机穴部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阴陵泉。阴陵泉直下4个横指,在胫骨内侧缘,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解说:
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肝、脾、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阴经郄穴治疗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
《每天学董针》系列聪明的医生善将中白和大白这样配穴可治疗14种病症让头晕眼花快速见效的4个董针配穴思路这个速效治疗小儿高烧的超级穴位你一定见过但不会用▼点击图片扫码,领取▼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觉得好看,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