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实验现代舞团飘浮在实验室里的广州映象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广州实验现代舞团——飘浮在实验室里的广州映象

①现代脆弱的男女关系在《别、爱、人》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广州制造?文化工厂之机构篇  顾问:黄树森  产品鉴定

②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右2)到后台看望演员。

③美国休斯敦市长布朗颁给舞团“广东现代舞团纪念日”证书。

④我自随心起舞,你只需感受我心,这就是现代舞的真理。

⑤《梦白》是用肢体语言弥补起现代人与李白之间的时间空隙。  产品名称:广东实验现代舞团  产品鉴定:成立于1992年的广东实验现代舞团,是全国第一个现代舞团,首创了中国现代舞发展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国水平最高的现代舞团,并且,舞团培养了一批可以代表中国现代舞发展水平的艺术家,是中国现代舞的摇篮。  质检报告  从广州开始实验  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的先驱者身份。“实验”,一方面说明这类艺术情势有很多东西是未知的,需要在实验中寻求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说明这里将给艺术家们更大的空间。按现任团长高成明的说法,这1名字是“进可攻退可守”。虽然经过10几年,很多人更习惯直接称之为“广东现代舞团”后,但是团里还坚持“实验”的名字。  中国的现代舞艺术正是从广州开始了实验的历程。  舞团成立后,仅仅几年间接连在国际上获奖,这不仅在国内舞蹈界中不可想象,在国际上也是很少见。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在世界各地的巡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情况,成为国际上对中国形象的一个很好注解。国际上要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开放到甚么程度,通过现代舞的表演就可以展现出来。也因此,舞团的表演,更被视为宣扬广州的一张名片、宣扬中国的一张牌子。  如今,活跃在国内外的一批现代舞的舞者中,也有很大部份是从广东实验现代舞团里走出来的。舞团,不仅是中国现代舞的先驱,也是一个摇篮,培养了一批献身于这类艺术情势的艺术家。  全息广州  请欣赏自由的本身  记得几年前和艺术界的朋友聊天,他们总慨叹“广州是一个大实验室,甚么新鲜事物总是最先在广州实验成功了,然后才在北京、上海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基本上已成了一个市场规律”。  其实,做实验室也没什么不好,最少能把甚么新事物都逐一尝遍,就算是有的真拿到其他地方发展了,可是不等于在本土就丧失了生命力。换句话说,不是什么地方都有这样的好土壤合适各种新鲜事物的产生和成长,比如现代舞。  很多年来无可争议地认为,广州是一个自由而宽容的城市,而这城市的本身就是安置自由身体和自由灵魂的舞台。而现代舞就是在这个舞台上一个被放大又被精炼了的身影。  只要看到“现代舞”这个辞汇出现,总忍不住想到“现代舞之母”依莎多拉?邓肯,和她裹在薄纱舞衣里永久在剧烈诉说的身体。虽然邓肯历来未想到建立甚么新流派,而且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先驱者。但她一直坚持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取得一种身体与精神上的自由。  直到现在,斗转星移,场景已变化到了广州,范围已缩小到了广州的舞台,但仍然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来自邓肯的意念脉络。  在查有关广州的实验现代舞团资料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中国真正放开手脚,直接引进西方‘正宗’现代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是近十多年的事。以改革开放的前哨城市――广州、中国的文化中心首都――北京为‘基地’”。这是一句很贴切也很中肯的评价。  在很OPEN也很草根的广州,现代舞的出世和持续性发展都显得非常顺理成章――现代舞已成为了一种大众正在接受的视觉行为艺术,相对其他舞蹈情势来讲,它更重视于艺术家内心的感觉,观众看不看得懂已不重要,而真正应当欣赏它的是霸占通过形体所表达出来的美和给自己带来的那瞬间的感受。就像欣赏交响乐、爵士乐一样,欣赏艺术已退到了其次,关键是进入到艺术其中去欣赏自由的本身。  □菡阁  原景再现  他们舞到了时光的前面  1987年 停滞VS勇气  实验现代舞团的历史要从1987年创办的现代舞培训班开始。杨美琦当时是广东舞蹈学校的校长,当时她觉得,过去的舞蹈教育、创作还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发展。艺术家们的作品不愿意继续过去陈腐的东西,但是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却常常令人们思考。  在1987年,杨美琦到美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她发现美国的舞蹈艺术中,现代舞蹈艺术非常活跃,特别是舞蹈创作的状态,对她的冲击特别大。相比之下,在中国的舞蹈界,长期以来却非常重视纯技术性的训练,舞蹈教育也是围绕着技术锻炼为中心而进行,却没有一点对思惟的开发。这类教育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高的舞者,但由于缺少创造力,令舞蹈艺术的发展遭到很大制约。  杨美琦最早是作为1名教育家来斟酌这个问题。她对舞蹈教育的发展感到忧愁,这类强调继承、疏忽创新的现状,令舞蹈创作停滞不前。而与之不同的是,美国的舞蹈等艺术教育,更重视的是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即便是在培训肢体技术的时候,也是同时训练思惟的多项方式。因此,杨美琦决定,引入现代舞教育,在中国培养一批有现代意识的舞蹈艺术家。  作为舞蹈学校的校长,杨美琦在教育课程的安排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在全国还没有出现现代舞这类艺术情势的时候,作出这个决定还是付出很大的勇气。杨美琦说,当时省里的文化部门、宣扬部门领导都很支持,因而才有了这个四年制的培训班。  从1987年开始,第一批培训班一共招收了二十多名学员,在他们在读期间,曾请来了二十多名世界各国的现代舞教授授课。由因而与美国舞蹈节和美国亚洲白癜风要注意什么基金会合作办班,4年课程合格后,学员们可以得到美国舞蹈节的培训合格证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舞的教育课程,后来这一批人都成为中国现代舞先驱。  1992年 窘境VS信心  四年制的培训班结束前,这一批学员已开始参与国际性的大奖。1990年,他们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舞蹈大赛中取得现代舞金奖,这是现代舞界的最高奖项,从此,中国的现代舞开始走进世界现代舞的领域,并且遭到很热烈的关注。  按杨美琦原来的计划,培训班结束后,将成立现代舞团。在1991年,她开始了建团的筹办。  虽然之前也做了准备工作,并且得到国际级的奖项,但是为了建团,还是花了一年的时间。第二年,也就是1992年,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终究建立。  建团时,按规定实验现代舞团将在3年后完全断奶,并且一年只有25万元的财政拨款,仅仅给员工发工资都不算够。舞团四周寻求社会资助,后来,香港的曹诚渊先生成为现代舞团的合作伙伴,负责提供每一年30万元的经费,并且作为舞团的艺术总监。实验现代舞团开始了正式运作。  舞团成立后,很快就凝聚了一批现代舞的先驱者。在当时,这一批很有志向、有艺术抱负的人聚在一起,编自己想编的舞,表达自己想表达的理念,要在舞蹈艺术上有新的突破,要体现东方人对当代艺术的新观念,正是在这类现念下,大家不计清贫和个人得失,一门心思投入现代舞中。  现代舞团正是聚集了这样一批有志之士而开始了探索的历程。杨美琦说,这一批人已建立了较强的信心,很清楚自己将成为中国现代舞的先驱者,可以说正是他们,开始了在现代舞领域的艰苦创业。  现在 热烈VS孤单  现代艺术在中国,也曾算是离经叛道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现代舞这类艺术情势刚刚进入中国时,舞者们常常要面对许多非议。现代舞这类艺术情势,并不能很快得到人们的接受。  后来,现代舞团也进行过一些较时尚的尝试,例如曾在友谊剧院进行的一场表演,主题贴近了都市浪漫情怀和流行时尚,将爵士与芭蕾结合在一起的表演,就特别受欢迎。当时按计划演出两场,后来还加演了一场,全部爆满。杨美琦说,这也是现代舞的特点,它可以很深沉,也可以很时尚,很贴近潮流。  在国内的观众对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了解不深的时候,舞团在国外却遭到很高的重视。每一年,舞团都会编排新的舞蹈,并且还连续不断地取得国际大赛的奖项。1994年到1998年,舞团在国际现代舞大赛上连续4次取得金奖,这不光在国内独一无二,即便在国际舞蹈界也属罕见。在美国,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的每一次公演,都引发一阵热潮。外国人从这些来自中国的现代舞中,看到中国艺术思想的发展,也了解了中国思想开放的进程。杨美琦还记得在美国公演的时候,美国舞蹈节的主席说,现代舞是宣扬中国最好的一张政治牌;一些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认为,一场现代舞表演的价值,会远远超过外交官在国外作演讲。  但是10几年了,广东实验现代舞团表面上仿佛没有太大的变化,办公环境还是一个样,排练场也没有甚么改变,现代舞在国内,即便是在目前来讲,仍然是孤单的。现任团长高成明说,舞团的生存,一直是处于苦苦挣扎当中,现代艺术在中国,依然将是任重而道远。  第一访谈  不能把艺术完全当做商品处理  杨美琦(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创团团长)  :刚刚接触现代舞的时候,你是怎样被这类艺术情势吸引住的?  杨美琦:其实现代派的艺术是文化不断推动后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发展、社会变化的进程中,写实主义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思惟,人们更重视的是观念的艺术表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现代艺术,是发达国家的艺术主体,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化的古老国家,久长的封闭,使人们对此产生抗据,并对现代艺术采取据之门外的态度。但是现代舞也有很唯美的东西,现代舞的现实、美好,对人们思想的创造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从您将现代舞这类艺术情势引入中国到现在,您认为现代舞的最大价值是体现在哪里?  杨美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现代舞可以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国际形象的一个代表,人们可以从舞者的思想中,看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在经济改革后对思想领域的创新。我们可以面对世界说,中国有非常现代意识的艺术,有好的创作空间,有自由的思想和创作,这对全部国家都有象征意义。我们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做巡回演出的时候,都很受重视,也得到很高的评价。在美国演出时,当时驻美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李刚也说过,你们代表的是中国。这些,让我们很受鼓励。  :那末,现代舞在中国的现状是怎样的?  杨美琦:现在,现代舞和很多艺术情势一样被推向市场,我认为这样有些不妥。现代舞艺术代表的是文化上领先的东西,不能随意抛到市场上。在法国,有10六个编舞中心是国家扶持,一些国家设有文化基金会以保障艺术发展。应该说,艺术是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基础理论,如果当作商品来处理,遭到的伤害,将是民族的伤害。  内行门道  传统是一切向前发展的基础  高成明(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现任团长):现代舞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贯通或互动,现代舞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先锋性和示范性的艺术情势,但我认为,现代舞也必须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得到创新和发展,不能没有与中国文化进行贯通或互动,没有根和基础。受众们需要从一种新的情势中,看到他们曾熟习过的东西。所以,我们觉得现代舞既要往前走,又要照顾观众的跟进程度,并且不能拐弯,不能让大众完全不知所云,要尊重当下大部分人的审美情况,并且在这1基础上不断超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出,不断往前走。  事实上,我也是在步入现代舞领域后,发现了很多中国舞蹈的真理,传统是一切向前发展的基础,重要的是要勇于突破,在没有固定模式下建立新的样式。现在,我们还在尝试跨界合作,比如与话剧等艺术情势合作,由于人们愈来愈发现,动作的张力,也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起侧重要的作用。  随想录  回想起十年前的那个晚上  第一次见识现代舞,是在学校里,也是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的表演,那时舞团在各个高校做巡回演出。而我刚进大学校门还不久,对现代舞完全是茫然不知。出于对一种全新的艺术的好奇,与同学一起前往观看。  当晚,学校的礼堂里全场爆满。舞台上的舞者们,或是轻盈地翩然起舞,或是沉默地缓缓移动,但是每个动作、转身、定格,连同舞台上的灯光,营建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我们目瞪口呆,沉醉在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震动中。在表演到1半时,有一些同学匆忙赶回宿舍里取来相机,过后不久系里展出了很多精彩的表演照片。而即便已经过了将近十年,我仍然可以清晰地回想起那天晚上的心情,是有些迷惑,有些恍忽,随着舞者的动作,想起很多东西,而却还不能完全捉住什么的心情。  但是其实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并不能看懂舞者们要表现的内涵。我们总是一边看一边迷惑地问,他们在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由于看不懂,有些人看到一半就退场了,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坚持看下去,也许是由于这类肢体语言的张力带给我们的冲击。  在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中,广州正在举行现代舞周。来自北京、台湾等的现代舞团带来一些舞剧,据称每场表演都是满座。有位去观看表演的朋友谈起他的感受时说:我虽然不能完全看懂这些表演,但我在看表演的时候,自己的思想也在云游四方,这类感觉让我不由自主地沉醉了。或许,经过10几年发展,现代舞这类高雅的艺术情势也不再是曲高和寡。  中国的现代舞艺术,无论是对舞者、编者,还是对观众们来讲,都是全新的尝试。但是舞者们坚持表演着、实验着,观众们也坚持审看着、思考着。10几年了,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在本身成长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接受了这类艺术的观众。例如在舞团的小剧院中,每一个季度的新舞剧都会吸引一些固定的观众,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记忆碎片  一套舞决定了命运  高成明是实验现代舞团的现任团长,他正是在1992年建团时来到团里。在此之前,他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的副主任。高成明记得,当时曹诚渊在北京,看到了他所编的一套舞蹈,认为他所表达的观念,更合适在现代舞团中发展,因而游说他来到广州,进入当时刚刚成立的广东实验现代舞团。高成明觉得,其后的这10几年也是自己艺术生涯中创造力最旺盛的阶段。  脚手架上“疯子”的表演  杨美琦记得,第一次面对国内公众的现代舞公演是在黄花岗剧院进行的。那是1988年,还是培训班设立后的第二年,学生们在美国老师尼尔森?道格拉斯的带领下进行的一次公演。表演开始前,演员们在剧院门口竖立了两个脚手架,站在架上即兴起舞,因而吸引了很多路人。这类情势在当时来讲也是很新颖。但是表演过后,很多人看得目瞪口呆,评论说“不知在演甚么”,或乃至说是“疯子的表演”的都有。  价值超过外交官演讲  有次在德国演出时,驻德大使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观看了现代舞团的演出,他们被用西方艺术情势去诠释东方精神的表演完全征服了,认为演出的价值远远超过外交官在国外作演讲。  重头作品  《梦白》:梦白,就是梦见李白,舞剧是在梦境中展开的。全剧共分为《白之仙》、《白之狂》、《白之醉》、《白之愤》4部份,讲述的不是故事,而是思想;不是李白,而是李白与当代人的关系。  《另类生命》:一个局外者,被一群类似动物的生物排挤在外。直接与隐喻的混合,将人类在社会中的为难局面书写得淋漓尽致。  发展大事记  1987年开办的全国第一个现代舞实验班,地点就在广州;  1991年北京出现了现代舞教研室时,在广州已毕业了第一批学员,并且这批学员还取得了国际顶级舞蹈比赛顶端的金奖;  1992年,全国第一个现代舞团成立,也是在广州的广东实验现代舞团。  舞团威水史  获奖经历:  1990年,舞团前身的广东现代舞班,学生秦立明和乔扬在巴黎第四届国际现代舞比赛中,以《传音》(曹诚渊编导)、《太极印象》(自编自演)一举夺得双人舞金牌;  1994年,舞团的邢亮在第六届巴黎国际舞蹈大赛中取得男子独舞金奖;  1996年,桑吉加取得巴黎第七届国际舞蹈大赛的现代舞金奖,龙云娜取得二等奖;  1998年,在白俄罗斯国际现代舞编舞大赛中包括小作品创作金、银、铜奖;  2001年,获首届罗马奖国际舞蹈比赛双银奖;  2002年取得第三届“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灯光铜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89.com/tjcs/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