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神奇疗法
2021-8-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黑色素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731/4229826.html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在中医上称为经行腹痛,与肝、肾、脾、女子胞二脉相关。原发性痛经,多因肾气未充、肝气瘀滞、脾失健运、外感寒湿之邪,导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古人云:“种子先调经,经调孕自成”,痛经不仅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与不孕不育有相关性。国内统计,大约有56%以上的不孕不育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经,所以值得临床重视和治疗。
痛经的疼痛程度:
隔药脐灸作为一种外治法,发挥疗效是穴位刺激、艾灸、以及药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老姜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药物可以加强脐疗的疗效。
隔药脐灸,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且给药途径特殊,无副作用,适合推广应用。
1.穴位的作用。脐部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面角质层最薄,药物容易渗透,透过艾灸的温热效应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脐名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督、任、冲、带四脉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彭祖小续命蒸脐法赞灸脐能“功能百脉和畅,毛窍皆通,上至泥丸,下至涌泉……”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神阙穴能通达全身,故可通过刺激神阙穴达到调节全身的作用,从而治疗全身疾病。妇科病的发生与冲、任、督、带及肝、脾、肾三脏的损伤有关,而冲任二脉损伤是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神阙穴属任脉,从经络循行上与冲任督带四脉关系密切。任督冲三脉“一源三岐”,同起于胞中,所以通过刺激神阙穴可以健脾、补肾、调理冲任,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作用。
2.艾灸的作用从现代解剖学分析,神阙穴所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脐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在此处施灸具有穿透力强、弥散快的特点。此外,艾灸施于穴位,其燃烧时所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有较高的穿透能力,从而发挥其药物和火热的温通作用,通过经络的传热和神经的传递对盆腔脏器产生热效应,以改善微循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从祖国医学分析,艾灸能温经通络、温中散寒、温肾健脾和消淤散结,以达到气血通畅、通则不痛的目的。
3.药物的共同作用脐部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药物容易滲透。利用姜的药性,加上灸的作用以达到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的效果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操作方法:
1、先将3斤老姜打碎备用。
2、脐灸用药——痛经散
3、
手工制作艾绒搓成大小合适的艾团,以燃烧30min为宜。
4、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酒精在脐周围常规消毒后,将药末适量填满脐孔,上置姜泥,将艾柱置于姜泥上,连续施灸3壮,约1.5小时左右,以脐周围皮肤红润为宜。
5、
灸后用膏药布固封脐中药末,12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
6、治疗时间及周期
月经来潮前7日每天治疗一次(每个月经周期约治疗5-7次)直至月经来潮,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