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院医生说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药丸小,

2021-7-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医生,我痛经都十年了,简直忍无可忍!每次检查都说我没问题,怎么办?建议你可以吃几个月避孕药。纳尼?!医生,我还没结婚唉!这避孕药不是给你避孕用的,它可以治疗痛经。近日又一次经历“大姨妈”折磨的28岁小陈心事重重地来到长治二院妇产科向医生求助于是便出现了以上的对话不知道了吧坐稳了!知识点要起飞了!

服用短效避孕药

可!以!缓!解!痛!经!

在国内,许多女性朋友普遍对短效避孕药十分排斥,一听到避孕药,就立马“谈药色变”,满脸都是大写的拒绝!在这里我们想对女性朋友们说一声——“大可不必”!今天,长治二院妇科刘海荣医生就跟大家来聊一聊关于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那些事儿,帮助大家走出误区。

说到避孕药,很多人认为是事后“紧急避孕药”。其实,口服避孕药有很多种,根据药性、有效时间长短和服用方法等,可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这3类。紧急避孕药只能作为避孕失误的紧急补救措施,每月不得超过1次,一年内不得超过3次。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短效避孕药,它和紧急避孕药截然不同,两者有着天壤之别。服用短效避孕药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常规避孕措施。在我国,一般常见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主要包括优思明,优思悦,妈富隆,达英35等。短效避孕药的避孕有效率达99%,优势之处在于剂量小、代谢迅速。一旦停药,次月即可正常备孕。

临床证明,女性口服避孕药除了避孕效果显著外,其产生的健康益处也远远大于其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调节内分泌,使月经变得规律,缓解痛经,治疗痤疮等等。

下面就为大家罗列一下短效避孕药除了避孕

对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额外的好处

1.治疗痛经、调经

许多女性备受痛经的困扰,如果是由于激素失衡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服用短效避孕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对既有痛经,又有避孕要求的女性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需经期第5天开始服用口服避孕药:该类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排卵、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降低前列腺素和加压素水平,进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达到90%。

2.缓解月经过多,预防贫血

如果长期月经出血量过多而不治疗,就会导致贫血。避孕药通过抑制子宫内膜降低月经量,从而预防女性贫血。另外,短效避孕药还能推迟绝经期,保护心血管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3.改善痤疮、粉刺等,使皮肤变得更好

女性体内不仅含有雌激素,也有雄激素,只是比男性少很多。如果体内激素水平不平衡,比如雄激素过多,则更容易产生痤疮、粉刺以及毛发生长过旺的情况。

短效避孕药通过控制和平衡体内荷尔蒙水平,可以减缓体内雄激素分泌,改善痤疮,包括粉刺和炎性皮疹等因内分泌引起的皮肤病。另外,油性皮肤也会得到改善,毛孔缩小,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温馨提醒:并不是所有类型的避孕药都对痤疮等皮肤病有作用,控制荷尔蒙痤疮的关键是选择正确的避孕药,所以请勿随意服药,最好事先咨询医生。

4.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

服用短效避孕药可以通过抑制子宫内膜来缓解症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一定的帮助。

5.降低患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的风险

服用短效避孕药能够减少患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短效避孕药中低剂量的雌激素和高效孕激素可以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减少其恶变的几率,从而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6.预防盆腔炎

由于短效避孕药含有孕激素,能够使子宫颈粘液分泌明显减少,并变得稠厚而形成粘液塞、堵住宫颈管口,不仅阻止了精子的通过,还能防止细菌从阴道进入子宫腔,从而预防盆腔炎。

7.服用方法

遵循“21+7”法则,每日一次,每次一片,连续服用21日,在停药7日后服用第2周期的药物,一般服用3—6个月,停药后观察,必要时再次服用避孕药。建议在每日晚饭后、临睡前设置闹铃定时服药。如果避孕药迟服或漏服,则可能导致激素波动,引起出血,建议及时遵医嘱补服。

提醒大家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有血栓高危因素的女性朋友在使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时要格外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再决定是否使用专家介绍刘海荣妇科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硕士,从事妇产科工作10余年,对妇产科常见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内分泌及宫颈疾病有一定钻研。在各种学术会议及杂志发表论文5篇。

咨询电话

■长治二院成功召开“VTE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会议■党史教育践初心义诊服务暖民心■医教结合携手同行!长治二院任泽恩同志被聘为长治一中健康副校长■党史百年天天读·4月19日撰稿丨张静晗视频丨张静晗

编辑丨张林枫

审核丨雷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ehsy-b89.com/tjby/848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