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的组合来了,照着这样吃,活血化瘀
2023-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个超级补气血的组合,适合大部分人,能从根本解决这个虚不受补的问题,让气血补得进去,让气血能上到面部滋养皮肤,帮助皮肤排毒散瘀。
如果你有下面这些症状,建议你一定要试试!
如果你脸色暗黄、无光泽、皮肤干燥又出油、嘴唇干容易脱皮、嘴唇淡白或暗黄,或嘴唇青紫,或嘴唇一圈颜色暗灰发黑;
如果你经常饭后腹胀、食欲不好,吃得不多、容易大便不成形,嘴里有酸臭味儿;
如果你经常胃容易灼热疼痛、经常反酸,吐酸水、恶心、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马桶、舌苔黄腻、白带多黄;
如果你常心情不好,紧张焦虑压力大,容易腹胀,两胁胀疼,乳房胀痛,有乳腺增生,胸闷,爱叹气;
如果你舌质颜色暗紫,或舌头上有瘀点;舌下静脉淤血(有青筋),有痛经、月经有血块、身体某些部位容易出现青紫、疼痛;
这些症状不用全部都有,只要有3~5个就很适合了,符合症状越多,说明你气血虚、气血瘀越严重。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超级组合:百陈汤+山楂六物膏+甘润茶!
清代名医吴瑭说:「俗传虚不受补,便束手无策,以为可告无愧。盖曰非我之不会补,彼不受也。不知虚不受补之症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而然。」
吴瑭,是何许人也?他是叶天士的徒弟!
吴瑭(年-年),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名医,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温病学说有重大贡献。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立志学医,师承叶天士。
吴瑭简单的告诉我们,虚不受补是由于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有湿热阻塞,经宣化湿热后就可以接受补药了;
二是因为肝郁克脾,经疏通肝气后,使脾胃功能不被肝气克制,也就可以进补了;
三是因为应用呆滞腻胃的药物使得胃气不通,经和胃消滞之后,就容易进补了。
而今天这个超级组合的思路也正是如此!
我们的皮肤之所以出问题,一个是气血虚了,一个是气血瘀了,而这两者又互为因果。就像一段河流,一个是上游的水源不足,水流量少了,久而久之无法冲走垃圾慢慢就会堵塞了,它的下游也会干涸;
另一个是原本上游的水是充足的,但上游或中游有堵塞,你从上游补再多的水进去,有东西堵在那儿,水也流不到下游;这个水流量就像我们体内的气血,经络就像河道,气血不足、经络不通,气血就到不了下游——皮肤。
1.百陈汤:清理痰湿
首先,我们要想办法清理堵塞河道的垃圾,而痰湿、湿热就是身体里的垃圾。
著名养生学家孙思邈说:「凡欲补益者,先服利汤,以荡涤肠胃痰涎蓄水也。虚弱之人,中气不运,肠胃必积有湿热痰水,格拒正气,使不流通。」
也就是说气血虚弱的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因此其中必有湿热痰浊积滞,进而堵塞脾胃气机运行,使得上下气机堵塞,出现上火、便秘等不通症状。所以进补前必须要很好地清理体内痰湿、湿热,才能打开补药的门路。
而百陈汤正好是健脾、化痰湿的高手啊。
在宋代医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个名方叫做「二陈汤」,专门对付这种寒湿痰饮,历代名医的医案中也经常见到,用对了真是效如桴鼓。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二陈汤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百陈汤就是食疗版的二陈汤,取健脾祛湿,宁心安神;用健脾燥湿、疏肝理气,祛湿化痰;二者把堵在脾胃的痰湿水液统统清走;
又以健脾暖中;补脾益气,这两味可以让脾胃动力十足,让脾胃这个轮子转起来;
脾胃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而且脾胃两条经络多气多血,这两条经络也经过面部,脾经、胃经气血足了,脸色才有红润,脾胃气血虚,脸色暗黄或淡白,没有光泽;
配升发胃阳,引湿热下行;要知道痰浊湿气重的人,阳气升发是受阻的,有了葛根升透阳气,气才能将血带到脸上来滋养皮肤;最后择通百脉而输布水液,使祛湿而不燥,对缓解皮肤干燥非常关键。
2.山楂六物膏:行气散瘀
很多姑娘都知道,脸上长斑是血瘀的问题,而现代女生又特别容易血瘀,紧张、压力大、情绪压抑,却又久坐活动少,大多数人,穿的少爱吃冷饮水果,这些生活习惯使得气血特别容易瘀堵,所以只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才能疏通血脉,让气血畅通起来。
直接用山楂六物膏。这个也是消中有补,酸酸甜甜还好吃。这是个健脾益气祛湿,消食导滞,理气宽中的食疗方子,虽然没有着重清热但调畅中焦气机,气机通畅不郁,热自然减少。它最厉害是又消又补。
里面山楂、麦芽可以消食健胃,行气散瘀,消胀,让肚子里的气和食物快快的排出去;
陈皮、山药、茯苓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让你的脾胃的运化(消化吸收运送全身)功能更强,而且脾胃好了,才能让体内的水去该去的地方,少生痰湿;
大枣、蜂蜜、冰糖甘补脾土(脾在五行中的属性),调和味道,甜甜的。冲水喝很好喝,直接抹面包也可以吃。夏天喝也是很舒服的,小孩子没胃口,不吃饭,也特别适合这个!
3、桂圆干:补气血
在《冯氏锦囊秘录》中记载了桂圆的一种吃法,取干桂圆一枚,在嘴里去核取肉,然后细细嚼成膏,和口中津液一起咽下。像这样一共吃九枚。用口中津液送服,是“取坎填离”之法,思虑过度,或过度劳累,气血两虚时,用这个方法吃,既滋养了肾水,又济了心血。
气血双补:玉灵膏
养生党对玉灵膏都很熟悉,这个方子出自清代名医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诊断学博士罗大伦对它也很推崇,曾经专门写过这个方子。
玉灵膏主要是由西洋参和桂圆肉做的,西洋参补气,桂圆肉养血,西洋参滋阴,桂圆肉温阳,一阴一阳补血养气,温而不燥,润而不凉。
加上黄酒,更能引发药效,行气活血,点缀红糖,味道更适口,坚持吃,以下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
大病、产后体弱
气虚血虚
心神不宁
气血不足
心悸
失眠
神疲体倦
面色萎黄
精神不济
蹲下容易头晕
指甲、唇色淡白
脾虚气弱
将龙眼肉洗干净,和西洋参粉按照古方10:1的比例搅拌均匀,置于炖盅。放入锅中隔水蒸,蒸制40小时,达到这个时间的龙眼肉之热性得以消散,膏方平和,补气养血。
古方手作,不添加任何其他添加色素、防腐剂,自己也可以经常开盖加热蒸透,愈蒸愈好!
这个玉灵膏产量很少,我们再三恳求,师傅也只能每两天熬出50份。所以现在需要玉灵膏的朋友,按顺序买,现熬现发,目前库存还有18份,这18份应该可以当天发出。
昨天我收到样品,这个样品还是上海的同事吃剩下的……因为货很少。
冲出来之后,有淡淡的酒味,因为新加了黄酒和红糖,更帮助脾胃虚弱的人,吸收和消化。加了红糖,味道也好些。我之前也吃过其他的玉灵膏,吃起来很不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收到后一定要放到冰箱冷藏保存。开封后,每天按时吃,早晨一勺,晚上一勺,冲水喝,暖暖一整天。
需要注意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孕妇忌食
儿童不宜
感冒期间停食
肝气郁结和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的人不适合,如果也有气血虚弱的情况,需要先用温胆汤泡脚,清理身体,先清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