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10大原因及5大用药禁忌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痛经很常见,常见到许多女性自动的把它从“疾病”的范畴删除。可是这样往往会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痛经不调理解决,或会影响生育。
痛经可能带来五大健康危机1、加速衰老
2、带来妇科疾病
3、影响生育
4、导致夫妻生活不谐
5、降低智力
痛经的10大原因1、子宫颈管狭窄
女性宫颈管狭窄会导致经血外流不通畅而产生疼痛,即出现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良会导致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内缺血、缺氧而引起子宫肌肉痉挛收缩,从而导致痛经。
3、妇科疾病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会影响经血外流不通畅而导致痛经。
4、避孕工具
如果体内存在避孕工具,尤其是宫内节育器,常常会使痛经的程度加重。
5、压力过大
精神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对疼痛更显得敏感。
6、贪吃生冷
生冷、寒凉的食物会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从而引起痛经。
7、作息不规律
生活作息不规律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和痛经。
8、嗜好烟酒
烟和酒的成分都会对月经的生理过程有干扰因素,容易导致痛经的发生。
9、剧烈运动
经期剧烈运动可能使经血从子宫腔逆流入盆腔,造成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痛经。
10、遗传因素
痛经可能会遗传,女性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PS:不同年龄段的痛经原因大不同
1、10岁-19岁
主要是因为处女膜无开口,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经血的正常排出,进而引发痛经。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20岁-29岁
一般都是原发性,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和饮食保健以缓解疼痛,医院就诊治疗,这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
3、30岁-39岁
大多是继发性的,可能与以前的流产史、生育史、上宫内节育器等经历有关,且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患某种器质性疾病的几率也在逐渐增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盆腔炎等,医院就诊检查,并积极治疗,以防造成病情迁延而错失疾病的早期最佳治疗时机。
4、40岁-49岁
40岁-49岁的女性即将进入更年期,更加要注意身体健康,如出现痛经症状,大多是继发性的,可能由于子宫某种病变导致。
月经期间5大用药禁忌
女性月经期间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连有些药都不可随便吃。一般女性只知道,在怀孕期应慎用药,而对月经期用药禁忌则了解很少。
1.月经期禁用止血药
止血药如安洛血、维生素K等,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使毛细血管收缩,使用后会引起经血不畅。此外,还应慎用具有较强止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
2.月经期禁用激素类药物
人体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平衡与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因此,不可在经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失去平衡。如雄激素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抑制排卵;黄体酮可能导致乳房胀痛或阴道流血不规则;口服避孕药可能导致乳房触痛或突破性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闭经或发生腹胀。
3.月经期禁用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的局部用药
如治疗阴道滴虫或霉菌感染、洗液、阴道片剂、丸剂、栓剂、胶囊等,常用的如制霉菌素甲硝唑等,以及中药(如蛇床子)制成的外用制剂,应暂停使用。因为月经期子宫黏膜充血,宫口开放,容易招致细菌感染。
4.月经期禁用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可引起月经过多,甚至大出血,经期应避免使用,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剂等。
5.其他药物
如泻药、性激素类药物、甲状腺素制剂、减肥药、活血化瘀的中药等,经期也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