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痛经,艾灸不二之选艾灸操作指南
2024/1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痛经或许是绝大部分女性一生中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西药调理多以止痛药为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里推荐大家用艾灸调理,彻底解决你的痛经问题。当然,我不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我们做艾灸培训也有10年时间了,见证过许许多多学员或者客户通过艾灸改善或者彻底调理好痛经的问题,是有临床经验可谈的。中医学认为,痛经一证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六淫伤害等不同致病因素,在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受到上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癖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官气血流通受碍。其实,说白了,就是内外两种因素导致的,一种是外界寒邪,一种是内在肝气不长,或者是肝血不足,造成的寒凝或者血瘀引起的。我们常说“不通则痛”,指的就是经络淤堵,或者寒凝郁结的原因。或者是冲任胞官失于濡煦,“不荣则痛”,指的就是气机不畅,血不足不能营养胞宫引起的。总体来说,痛经病位在冲任、胞官,病变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其所以随月经周期发作,是与经期及经期前后气血变化有关。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外溢,气血盛实而骤虚,冲任胞官气血变化较平时急剧,即可发生痛经。常见病机有气血滞、寒湿凝滞、肝郁湿热与气血亏虚,肝肾亏损等。因此,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气血失调,经脉不利。病位主要在冲任二脉、胞宫,根源原因与肝肾有关。病性有实有虚。虚者,主要因气血亏虚,肝肾亏损而起实者主要由气血淤滞、寒湿凝滞、肝郁湿热所致。各种致病因素可单独成因,也可相兼为病,临证常见相互转化。发作时实证多虚证少,非发作期有实有虚,也有虚实夹杂者。古代灸疗文献记载痛经的取穴多取单穴,所记截取穴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泻实,一是补虚。中极穴中极属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气。内庭穴内庭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可泻胃经实热,经脉畅通,通则不痛。关元穴关元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四满穴四满为足少阴肾经上穴位,温肾助阳,使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荣而不痛。最后,如果大家苦于拿不到一盒好艾条,可以试试下方推荐,真材实料只用艾叶提绒,没有过度打绒,真正只用端午前后艾叶提绒,卷制紧实,艾火柔和,渗透力强。九选艾三星蕲艾条陈年艾条家用纯艾悬灸雷火灸粗艾条1.8/3.0/4.0淘宝¥69.9¥89购买已下架如果大家有艾灸上的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